山東龍發環??萍加邢薰荆ㄔ瓌倮吞稞埌l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
山東龍發環??萍加邢薰驹瓌倮吞稞埌l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5月...
2020-09-09
據近期新聞報道,浙江樂清、安徽廬江兩地發現兩起嚴重的涉嫌水質監測干擾、作假案件,已交由公安部立案查處。
近年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規范化水平和執法效能也不斷提高。尤其是對這類干擾生態環境監測的行為絕對堅持“零容忍”,一旦發現,絕不姑息。
無獨有偶,在今年年初,生態環境部公布了6起生態執法典型案例。其中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某單位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污案,更是開出了600多萬的罰款單。
2018年12月18日下午,武威市生態環境局民勤分局執法人員對民勤縣某單位污水處理廠開展檢查時,通過調閱該廠總排口在線監測數據,發現2018年12月7日-18日期間,總排口氨氮、總氮濃度日均值超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遂決定立案查處。當日,向該單位下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案件辦理過程中,確定罰款金額為39.71萬元。2019年1月3日,武威市生態環境局民勤分局復查發現,該廠總排口仍存在超標排放氨氮、總氮等水污染物的行為,決定對其實施按日連續處罰,共計罰款635.36萬元。2019年2月22日,該單位依法履行行政處罰決定,足額繳納了全部罰款。
環境監測數據造假除責令整改和罰款之外,視案件情節而定,根據《環保法》和《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方法(全文)》等法律法規可以判刑。曾經一起發生在陜西省西安市的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件中,涉案的7人就因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獲刑,刑期從1年3個月到1年10個月不等,受到了嚴厲的懲罰。
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執法處罰力度的加大,“抓典型”,“零容忍”這一系列的表現,都說明了國家嚴厲打擊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行為的決心。
環境監測造假,從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幾個數據的改動,但后果遠比想象的嚴重。環境監測造假帶來的后果之一——數據失真,這種蒙蔽真相的行為,會誤導政府部門的決策,讓當地環保的方針出現偏差,進而影響一方區域的環境保護。尤其是像水質監測,可能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用水安全,如果一家工廠造假,一方水質污染,還如何能保障水質的安全。
所以這場污染防治的攻堅戰,關乎環保進程,更關乎國計民生。這不僅僅是監管部門的職責所在,也屬于每一個企業、每一位公民。
生態環境的改善,不僅要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這類違法行為迎頭痛擊,更要強化監督管理體制機制,“誰考核、誰監測、誰負責”明確權責部門,同時加強地方、企業、公民的環保意識,認識到主體的社會責任,共同完成這項利國惠民、造福民生的百年大計。
數據來源:生態環境部
部分數據來源于網絡